返回首页

目前我国的食用菌菌种市场突出存在着哪些问题与不足?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4-24 09:43   点击:248  编辑:步豪   手机版

目前我国的食用菌菌种市场突出存在着哪些问题与不足?

由于食用菌产业仍是一个新兴行业,虽然目前各级政府开始重视他的发展,有关部门也正着手建立健全相关政策、法规与标准,但目前监管力度还远远不够,没有质量监督的混乱局面仍未从根本上得到改变,虚假广告、伪劣菌种坑农害农的现象时有发生,严重制约着我国食用菌业的健康、持续发展。这主要表现在:

(1)菌种质量参差不齐

由于菌种生产厂家的设施设备、培养条件和技术水平不同,生产出的菌种质量有很大差异。正规菌种厂能够生产出合格菌种,但小型及个体菌种厂生产出的菌种,质量就不一定能得到保证,菇农在引种时要到在当地信誉好,技术力量有保障,最好到通过省级认证的厂家去购买。

(2)品种退化和菌种老化严重

由于不利外界环境因子的影响、生产程序不严格、菌种自身或诱发变异、杂菌或病毒感染、长期保藏不注意选育复壮及无限度扩大培养等原因,导致食用菌品种退化或老化。主要表现在:菌丝细胞生命力差、生长速度慢、菌龄延长、转茬慢、产量低、抗杂、抗逆能力差、异常的生长、菇质差等。

(3)菌种不纯

受菌种生产者知识和技术水平等限制,不能正确或及时鉴别杂菌和污染的菌种,用于栽培势必会导致失败或减产。

(4)品种混乱、名称不统一

食用菌品种很多,常见的就有十几个品种,一般一个菌种厂会同时生产几个品种,很多情况因生产不规范、引不起足够的重视、盲目追求效益,导致在生产过程中发生不同菌种混杂的现象,如明明购买的是双孢菇菌种,栽培后却出来平菇,或同一个平菇菌袋上却长出平菇和金针菇两种菇。再者,由于目前有关部门仍未对食用菌菌种的命名进行严格的规定,一些菌种厂常常对自己引进的菌种随意进行编号,这样,同一菌株会有很多不同的名称,使菇农无所适从,不知道买哪一个品种,影响菇农的正确使用。

(5)种性介绍不真实

把推广菌种的特性让栽培者明确,是菌种生产厂家必须做到的,但一定要科学、准确。在现实中,对所售菌种种性介绍含糊、夸大、牵强附会甚至欺骗的广告、言辞屡见不鲜。比如菌种的抗性,包括发菌阶段对各种霉菌、出菇阶段对不同侵染性病害的抗御能力,再好的品种,不会什么病都抗,笼统地说抗性强,是极不科学的;又如生物转化率,其高低涉及的因素很多,一个高产菌株只有在大规模生产中的考验才具说服力,但有的厂家却把菌种的生物转化率提高到400%,显然是诱骗;再如在温型的描述中,只粗略地提供出菇的范围就失去了意义,甚至是误导等。

食用菌的种植方法

一、 菌种制作的基本设备 1、 食用菌菌种制作的工艺流程 培养料的贮备和预处理------- 容器、工具的洗涤------ 配料、培养基制作------ 灭菌------ 冷却------ 接种------ 培养------- 贮存 2、 基本设施 ① 厂房:② 原料库③原料预处理场地④ 洗涤室:5配料室⑥ 灭菌室⑦ 接种室⑧ 化验室 ⑨ 培养室⑩贮存室 二、 纯种分离 菌种的分离方法主要有:孢子分离法、组织分离法、基内菌丝分离法和土中菌丝分离法。 1、 孢子分离法:属有性繁殖。对于香菇、平菇异宗结合的菇类,为避免产生单孢不孕现象,必须采用多孢分离法。单孢分离法主要用于杂交育种的研究。 ⑴ 种菇的选择和处理 种菇选择的标准:必须纯正,具有本菌株性状,发育健壮,无病虫害,成熟度适当。种菇选定后,首先除去附着在菇体表面的杂物,如蘑菇、草菇可用0.1%升汞浸泡消毒2-3分钟,然后用无菌水漂洗3次,以洗除表面附着的药物,最后用无菌纱布吸干水分。香菇、平菇可用75%酒精进行表面消毒。 (2)多孢分离法 ① 整菇播种法② 钩悬法③ 贴附法 4菌褶上抹取孢子法⑤ 孢子印分离法 ⑥ 空中孢子捕捉法 (3)单孢子分离法 一般采用方法:平板稀释法、连续稀释法、毛细管法等。 2、 组织分离法 (1) 子实体分离法(2)菌核分离法(3)菌索分离法:对一些不易找到子实体及菌核的菌类 3、基内菌丝分离法 对于子实体只有在特定的季节下出现,平时不易采到,或子实体小而薄或呈胶质状态(1)菇木(或耳木)分离法 在食用菌繁殖旺盛期 (2) 代料基质分离法 分离前,选择一批子实体发生早、产量高、菇体尚幼嫩且生活力强而无病虫害的栽培袋,待子实体将近成熟时,去掉子实体,然后用75%酒精将培养袋进行消毒后,在培养料下1.5cm处挑取0.3cm的培养料小方块组织,接入试管培养基的中央,置于恒温下培养。 3、 土中菌丝分离法: 用于采集生长在土中的菇类菌丝体 三、制种技术 采用孢子分离、组织分离和基内菌丝分离等方法分离培养而获得的纯菌丝,经过原种的扩大培养和母种、栽培种的制作,即可作为食用菌生产用的菌种。 1、 菌种的类型 母种、原种、生产种 2、 培养基的种类 天然培养基、合成培养基、半合成培养基 3、 原种制作 从担孢子或菇体组织直接分离培养获得的原种或引进的原种 4、 母种及生产种制作 将原种菌丝体移植到由粪、草、木屑、棉籽壳或麦粒等原料配制成的培养基上,而制成的菌种称母种。将母种再扩大繁殖制成的菌种,称栽培种或生产种。 5、 培养基灭菌 (1)高压蒸汽灭菌法 琼脂培养基采用1.05kg/cm2 压力,温度121℃ ,灭菌45-60分钟;母种和栽培种固体培养基采用1.2-1.5kg/cm2 压力,温度123-129℃ ,灭菌1-1.5 小时。 (2) 常压蒸汽灭菌 6、 接种室消毒灭菌 熏蒸消毒法:甲醛与高锰酸钾混合熏蒸法 (2)紫外线消毒:(3)石碳酸灭菌 7、 接种 在无菌条件下,将原种或母种菌种移接到经过严格灭菌的培养基上,称为接种。 8、 菌种培养 (1)原种培养 接种后的试管原种,置于25℃左右的恒温箱中培养,经过2-3天即可检查生长情况,纯洁菌种经过7-15天的培养,原种菌丝即可长满斜面培养基。 (2)母种及栽培种培养 栽培种接种后置于25℃左右的培养室内培养。当菌种瓶中菌丝体伸入培养基的1/3时,培养室内的温度可降低2-3℃,以避免菌丝生长代谢加强,料温上升而引起高温障碍。培养室内保持60-70%的空气相对湿度。一般经过20-40天的培养,菌丝即可扩散生长到整个培养基,再经过7-10天即可培养出优质的菌种。 四、菌种保藏方法及复壮技术 1、 菌种保藏方法 菌种保藏的基本手段是采用低温、冷冻、干燥、减少供氧量等方法,终止其繁殖,降低其代谢强度,使之处于休眠状态。 (1) 斜面低温保藏法:保藏时间不长。(2) 液体石蜡保藏法:保藏期限可达3-5年。 (3)滤纸保藏法:保藏期限可达2-5年。(4)真空冷冻干燥保藏法:保存时间可达数年(5)液态氮超低温保藏法:近年国际流行的新技术。 2、 菌种复壮技术 提纯复壮。主要有组织分离法及菌丝体复壮的方法。

食用菌的种植是一套完整的技术。你可以登录江苏食用菌网。或者高效农业技术论坛。那里有很多食用菌栽培的技术视频和技术资料。可以参考一下。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