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秋天到了,如何更好的饲养管理肉鸡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2-28 14:46   点击:209  编辑:党茂   手机版

秋季,正是肉鸡养殖的黄金季节,但对饲养管理的要求也更高。

为了应对秋季饲养管理难度加大的问题,就要注意以下几点:

一、加强鸡舍和设备的消毒

根据鸡舍和接收鸡苗的日期合理安排冲洗、清理、消毒、空舍的准备工作进度,一般情况下一批肉鸡销售后间隔至少2周以上再进下一批肉鸡,以保证鸡舍的准备和足够的空舍时间。进雏前一周要把育雏舍内外彻底清扫消毒。

检修供暖、通风及照明等设备;堵塞鼠洞,防鼠害;备足所需饲料及用具;制定免疫预防方案,确保药物、疫苗及时到位。

二、雏鸡的选择

选雏要选壮雏,剔除弱雏和残、畸雏。壮雏的特征是:发育匀称,羽毛清洁有光泽、干燥,活泼好动,叫声清脆响亮,眼大有神,站立稳健,手握有力,反应敏捷,腹部柔软而有弹性,脐部愈合良好,无出血痕迹。弱雏则精神不振,羽毛松乱,闭目缩头,站立不稳,蛋黄吸收不良,脐部突出,有出血痕迹。

三、环境控制

环境对雏鸡的生长影响非常大,尤其是入秋以后,气温逐渐降低,昼夜温差比较大,对雏鸡的应激强烈,所以此阶段应格外细心。

1、温度:适宜的温度是提高雏鸡成活率的关键。第一周鸡舍温度应控制在35-33℃,以后每星期下降2-3℃,直至降到20℃左右;夜间外界温度低,鸡活动少,温度应比白天高1℃。掌握温度应遵循下列原则:初期宜高,后期宜低;白天宜低,夜间宜高;晴天宜低,阴天宜高。

2、光照:一般雏鸡入舍后0~5日龄实行全天24h光照,以后逐渐缩短到20h直至出栏。在光照强度上,从第5天开始采取弱光照,让鸡能正常吃料、饮水就行,以防惊群。在生长期适当限光有利于鸡群在黑暗中发育内脏器官,防止后期死淘(猝死)过高。如果饲养42天左右或35~36天的肉鸡宜采用间歇式光照或23小时光照、1小时黑暗方式。

3、湿度:前期1~2周保持相对高湿度,3周龄至出栏应保持相对低湿度,其参考标准是:1~2周,相对湿度可控制在70%~65%,以后控制在55%~60%,最低不低于40%。

4、通风换气:肉仔鸡整个饲养周期内都需要良好的通风,特别是饲养后期通风换气特别重要。1~3周龄以保温为主,适当通风换气,氨气浓度小、无烟雾粉尘。秋季根据外界气温适当打开门窗但要防止冷空气直接吹到雏鸡身上。

四、饮水管理

必须保证不为大肠杆菌和其他病原微生物污染。第1周饮用和室温相同的温开水,以后改用深井水或自来水。前3天在饮水中适当添加2.5%~5%葡萄糖、肉鸡用多维;雏鸡进入育雏室后须饮水3~4小时后开始第1次喂料;饮水器应摆放均匀、高度适中,每天清洗消毒1~2次,贮水缸、桶等贮水时间不能超过3天;尽量记录每天饮水量,如果饮水量异常则往往是饲养管理有异常或者鸡群有疾病的先兆。

五、饲料和营养物质的选择添加

饲料成本在整个肉鸡成本中占到70%左右,选择何种饲料直接关系到肉鸡饲养的经济效益。问题的核心就是用哪种饲料的成本最低,具体用哪一种饲料您可以做一些对比试验。根据国内目前的情况,可以采用信誉较好的中型或大型饲料厂生产的价格适中的肉鸡专用全价颗粒饲料。秋季气温下降,鸡群易患感冒等传染病,在常规饲喂中及时有效添加复合维生素,增加营养物质的供给,提高免疫力。

【对鸡种鸡苗的选择 】

现有的肉鸡品种生长速度都很快,但在体质强健性和生命活力方面存在差异。应选用腿病、猝死症、腹水症等遗传性疾病较少,抗逆性较强的鸡种。从管理技术较好的种鸡场购入健壮的雏鸡是很重要的。雏鸡的质量受很多因素影响,如果雏鸡体质柔弱,对环境的变化非常敏感,一周内的死亡率很高,就很难取得理想的饲养成绩。

1.优质雏鸡苗应该具备的特性:

1、生长快、生活力强。

2、鸡苗最好来自具有一定规模和信誉度、有相当技术水平、鸡群体质健壮高产、没发生严重疫情的种鸡场

3、对一些重要疫病具有较高、较一致的母源抗体,能够避免幼雏期的疫病感染,也便于适时免疫。

4、体重适中,体力充沛,活泼好动,反应敏捷,叫声脆响,抓在手中时挣扎蹬腿有力。

5、绒毛整洁、有光泽,腹部大小适中,脐带愈合良好。

6、脚趾圆润,无存放时间过长、干瘪脱水的迹象。

7、在一周之内,因细菌感染等造成的死亡率应在0.5%以内。

【肉鸡场选址与鸡舍的要求】

1、场址选择:饲养300-500只肉鸡,可以养在庭院内,但此时院内就不能再饲养蛋鸡、鸭、鹅等其它禽类,以免其它禽类的疾病传染给肉鸡。

a. 饲养规模扩大到1000只以上时,就应该搬到村外,以免村内鸡群间疾病的相互感染。为了便于管理,几家可以在村外联合饲养,但合在一起的规模不要过大,一般不要超过2万只,并且必须一起进雏,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统一防疫管理。

b. 场址应选在地势高燥、背风向阳的地方,鸡舍南向或南偏东向,以利夏季通风或冬季保温。

c. 应该远离其它养殖场,距离应不少于5公里,距公路不应少于100米。

d. 地面最好有一定的坡度,便于排放污水和雨水。

2、鸡舍要求

肉鸡舍的结构和使用材料直接关系到舍内环境控制能力的强弱和方便程度,在很大程度上决定着肉鸡饲养的成败,必须根据肉鸡生产的特点来设计建造或改进肉鸡舍。

肉鸡舍大致应该满足以下条件:

(1) 肉鸡舍应有相当的隔热保暖性能

a. 肉鸡生产基本上是个育雏过程,需要较高较稳定的温度。生长后期为提高饲料利用率,舍温要求能维持在20℃左右。

b. 40日龄以后的肉鸡不耐高温,夏季的高温影响生长,易因中暑而死亡。在建筑上要考虑隔热能力,特别是房顶结构,一定要设法减少夏季太阳辐射热的进入。

2) 肉鸡舍应具有相当良好的通风换气能力

肉鸡饲养的后期,舍内环境控制的主要手段是通风换气,还要考虑到肉鸡地面平养的饲养特点。无论采取自然通风还是机械通风,整个地面都要保持一定速度的均匀气流。机械纵向通风是比较先进的方法。采用自然通风方式时,可在开间的顶部设一直径为50cm的带盖天窗,以便排出顶部废气。除一般的窗户外,每个开间的前后在贴近地面处需设高50cm、宽70cm左右的地窗,以利于地面肉鸡空间的通风换气,窗上要安装能防老鼠和野鸟的铁丝网。

(3) 肉鸡舍的设计还必须便于消毒防疫

疫病的预防是饲养肉鸡的重要环节,根据肉鸡饲养全进全出的生产特点,鸡舍必须便于冲刷消毒。鸡舍地基应高出自然地面25cm以上,舍内应有2-3%的坡度,有条件的应该做成水泥地面。房顶和墙壁应该平整,尽可能地减少容易沉积灰尘细菌等污物的地方。舍外四周需要有25-30cm深的排水沟并需硬化处理。

如果肉鸡舍能满足控制微生物的环境需要,满足前期育雏和后期生长对环境的要求,克服昼夜温差和季节变动对舍内环境的影响,肉鸡的饲养成功就不再是困难的事了。

【肉鸡生产的特点】

1、生产周期短。从准备工作开始算起,一般二个月左右就可完成一批生产,具有资金周转快的优点。但是这种短时间内决定赢亏的情况,要求整个生产过程很少发生失误。

2、肉鸡饲养要有一定的规模。每只肉鸡的纯利润较低,一般为1-2元,要获得效益,需要饲养一定的规模。刚学习养肉鸡的农户,可以先从一批饲养300-500只开始,随着经验和资金的积累,每批可以养到1000-2000只。

3、 肉鸡生产必须把“成功率放在第一位。饲养一只肉鸡的纯利才1-2元,一般肉鸡的成活率在90-92%以下时,利润就会很小或发生亏损。所以饲养肉鸡必须周密地计划,注意克服管理中的点滴漏洞,力争取得100%的成功。一批肉鸡饲养的失败,如发生新城疫等重大疫病,可能会赔掉几批肉鸡所获得的利润。为了追求稳定的生产,在饲养条件不成熟时,不可盲目扩大饲养规模

4、肉鸡生产的基础是能否维持稳定的生产环境。肉鸡虽然体重很大,但日龄很小,很娇嫩,对环境适应能力和抗病能力都较弱。肉鸡的管理工作,必须以维持舍内适宜的环境为中心,在加强鸡舍的控制环境能力上下大功夫,采取容易实施的环境控制措施。

5、饲养肉鸡必须采取“全进全出的饲养方式。最忌讳不同日龄的肉鸡饲养在同一鸡场内,这种饲养方式,不用半年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