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铸造铸钢件时有什么要求?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3-26 00:42   点击:244  编辑:印彪   手机版

铸钢件是用铸钢制作的零件,与铸铁性能相似,但比铸铁强度好。铸钢件在铸造过程中易出现气孔缺陷、角度橡历定位不准确等缺点,在长期使用中就有可能出现机壳断裂的现象。

铸钢件清理注意事项及其要求:铸钢件在未完全凝固前,不能搬动铸件,也不准在600℃以上喷水强冷。铸件一般经自然冷却2-3小时后进行清件。

铸钢件造型工艺的基本原则:质量要求高的面或主要加工面应放在下面;大平面应放在下面;薄壁部分应放在下面;厚大部分应放在上面;应尽量减少砂芯的数量;应尽量采用平直的分型面。铸钢件造型工艺的基本要求:木模:要求轮廓完整,无裂模如慧纹、无破损、无残缺,表面光洁,尺寸符合铸造工艺图纸要求,并经常进行尺寸校验。砂箱:砂箱的尺寸大小应根据木模规格确定,大、中型砂箱应焊接箱筋。

(一)工作流程:清理铸件表面、型腔废砂→气割铸件浇口、冒口、毛刺→再次清理铸件残砂→焊补铸件→打磨铸件→质量验收

(二)操作方法及质量标准:1、准备工作

按照要求佩戴好劳保用品,并对工作环境进行安全确认;准备好所用机器设备和工具,并认真检查,确保机器设备、工具完好,能正常、安全运行和使用。2、正常操作:(1)利用风镐或水清砂机进行铸件废砂清理。(2)铸件废砂清理完毕,按照《气割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割枪,切旦答割铸件浇口、冒口、飞边、毛刺。(3)铸件切割完毕,符合要求。按照《电焊工安全技术操作规程》操作电焊机,对铸件残缺部位进行焊补,确保铸件完整。(4)焊补完毕,复合工艺要求。利用砂轮机对铸件切割、焊补等部位进行打磨处理,保证切割部位和焊补部位光洁、平整。(5)打磨完毕,进行验收,准备热处理。

浇注工艺是铸钢件整个生产流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如果该环节没有处理得当铸造出合格的铸钢件很困难,因此在铸钢件生产中,应该严格按照要求来进行浇注环节各项操作。

首先,在浇注前企业应该做足准备工作,以保证后续的浇注操作能够顺利进行。浇注前准备工作包括:a.清理浇注场地,保证浇注流程安全顺利完成。b.检查浇包的修理质量、烘干预热情况及运输与倾转机构的灵活性和可靠牲;c.了郑并搏解浇注合金的种类,估算待浇注铸型的数量和所需金属液的重量,防止浇注中存在金属液不足、铸型数量不够的现象。为了获得合格的铸钢件喊祥,严格控制浇注温度、浇注速度,严格遵守浇注操作规程很关键。(1)就浇注温度而言,浇注温度对铸件质量影响很大,应该根据合金种类、铸件结构和铸型特点确定合理的浇注温度范围。根据碳钢的型号选择合理的浇注温度,一般浇注温度在1540-1580℃(浇包内钢水温度)之间。(2)就浇注速度而言,在保证型腔内的气体排出顺畅的条件下,对要求同时凝固的铸件可采用较高浇注速度,对要求实现顺序凝固的铸件,尽可能采用蔽伍较低的浇注速度。(3)就浇注操作要求而言一般需要按照以下几点来遵守:a.浇注大、中型铸钢件,钢水要在钢包内静置1-2min镇静后进行浇注。b.浇注后待铸件凝固完毕,要及时卸除压铁和箱卡,以减少铸件收缩阻力,避免铸件产生裂纹缺陷。

用铸钢制作的零件就是铸钢兄渣件了,与铸铁性能相似,但比铸铁强度好。铸钢件造型工艺的基本原则:质量要求高的面或主要加工面应放在下面;大平面应放在下面;薄壁部分应放在下面;厚大部分应放在上面;应尽量减少砂芯的数量;应尽量采用平直的分型面。铸钢件在铸造过程中易出现气泡、角度定颂态位不准确等缺点,在长期使用中就有可能出现机壳断裂的现象。铸钢件的产量仅次于铸铁,约占铸件总产量的15%。铸钢件主要应用于强度、塑性和韧性要求更高的机器零件。

对铸造速度的条件下,顺利排出腔中的气体,与铸钢凝固可以使用高铸造速度,对铸钢顺序凝固的实现要求,为铸造速度低。

在浇注温度,铸钢浇注温度对铸钢质量有很大的影响,应确定浇注温度范围根据铸钢结构和铸造合金的类型特点。根据碳钢铸钢温度模型的合理选择,一般浇注温度在1540-1580℃(钢包内钢水温度)。

在浇筑作业要求,通常需要根据以下要点:符合A.铸造大型,中型铸钢,浇注后野尘源钢包内钢水静1-2min镇静。B.铸钢凝固后完成后,应及时拆除压铁箱卡,为了消除铸钢缩,避免铸钢的裂纹缺陷。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