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首页

怎样种植食用菌 如:磨茹,平茹,草茹等等之类

来源:www.ahlulin.com   时间:2023-05-14 22:13   点击:259  编辑:吉玉   手机版

怎样种植食用菌 如:磨茹,平茹,草茹等等之类

相对比较复杂,需要专门的培训。

1、都是菌丝体,才能发育成蘑菇。

2、需要大量培养料,以及一些微量成份。

专门学习之后,才可以种植,技术含量比较高。

食用菌种植方法

配置培养料:食用菌栽培技术培养料的配置,也就是第一步需要配置食用菌栽培所需要的培养料,然后进行发酵一般在7到15天。

灭菌:食用菌栽培技术灭菌接种,一般采用常压灭菌,水烧开后保持开锅6~8小时,再闷一夜,待袋内料温降至25℃以下时,将菌种接种于袋两头。接种应在无菌条件或接近无菌状态的房间进行,菌种应选用活力旺盛、健壮、无杂菌污染的适期菌种。

食用菌栽培技术发菌期管理:接种后将栽培袋放入干净的培养室内发菌培养,室内温度保持22℃~25℃,正常情况下,接种后10~15天菌丝可伸入培养基20~25mm。如果发菌顺利,接种后20~25天内菌丝可覆盖整个料面,此阶段要求挑出杂菌,并将发菌袋未满的排在一起继续发菌。

食用菌栽培技术搔菌及催蕾:发菌结束后要立即进行搔菌,把接下去的菌种块挖掉, 使子实体从培养基表面一齐发生,如果培养基表面很干,可以采用刮搔,即把老菌种种皮和5~10mm 培养基一起成块刮掉,菌丝受搔菌的机械刺激和低温刺激可形成原基,要保持空气湿度90%~95%并加强通风,可抑制搔菌后袋表面气生菌丝的形成, 有利于催蕾出菇。此期空气相对湿度应保持在95%左右为宜,温度控制在10℃~15℃为宜,用报纸覆盖或盖膜保湿,以诱发出菇,一周后,陆续长出尖状菌蕾,蕾头白色为正常。

5

出菇管理:这个时候一定要注意通风,加大空气湿度,保持空气干净,减少病虫害。

6

食用菌栽培技术适期采收:每种食用菌采收时间不同,需根据品种和使用范围来确定采收期。

材料:瘦肉200克,平茹250克,青红椒片少许,蛋清2个。

调料:盐,高汤,味精,水淀粉各适量。

做法:1猪肉洗净切片,放碗中,加鸡蛋清,盐,水淀粉上浆;平茹清洗干净,氽烫,过凉捞出,挤去水分,撕小块;青,红椒去蒂及子,洗净,切片。

2油锅烧热,肉片入热油中滑散至变色时捞出,控油。

3原锅留少许底油,下清。红椒片,平茹翻炒,加高汤,盐,味精,烧开后倒入控过油的肉片炒匀,再用水淀粉勾芡即可。

功效:平茹富含易被人体吸收的蛋白质,各种氨基酸,维生素等,与猪肉同食具有补脾益气,润躁化痰及较强的滋补功效。适用于热咳,痰多,胸闷,吐泻等症状。

如何制作食用菌菌种

食 用 菌 制 种 技 术

江苏新沂市康原食用菌研究所 Tel:

(一)母种的制备 用试管制成斜面培养基,并接种原始试管种(保留种,并用于生产的母种即为生产母种,可用于扩接原种。

1.培养基配方 配方一 综合马铃薯培养基 马铃薯 200克 葡萄糖20克 磷酸氢二钾2克 硫酸镁0.5克 维生素B1 10毫克 琼脂20克 水1000毫升 PH值自然

配方二 合成培养基 马铃薯 20克 葡萄糖20克 磷酸二氢钾2克 蛋白胨10克 牛肉膏5克 酵母膏5克 硫酸镁0.8克 水1000毫升 PH值自然

2.培养基制作方法 先将马铃薯洗净去皮切成簿片,称取200克,加水1000毫升,煮沸15―20分钟,用4层纱布过滤,取其滤液并补足水至1000毫升,加入琼脂20克,再加热,琼脂溶化后,再加入其它配方中的药品。 培养基的分装,应在培养凝固前进行(琼脂培养基40℃凝固)一般用漏斗,或分装瓶,下端连接一段软橡皮管,橡皮管下面再连接一水段玻璃管,在橡皮管上安装一个止水弹簧夹,分装时将玻璃管细口插入试管内,但不要碰到管壁,每支试管装入量为度管长度1/4。装好后塞上棉塞,每10支试管扎一捆,棉塞上用塑料纸封扎好,用线绳捆扎起来。

3.灭菌 将分装后的试管扎捆好,放入高压蒸气灭菌锅,在1.1kg/CO压力下(锅入温度达121℃)灭菌30分钟,使微生物包括芽孢全部杀死。待压力降到0度时,慢慢放出锅内气体,趁培养基没有凝固时,将试管摆成斜面。

4.接种、培养 通过无菌操作方法将菌种接入试管斜面上,置28℃、3天后将温度降至24℃继续培养,7―15天左右,菌丝长满整个试管斜面,即成(生产)母种。

(二)原种、制备 母种接种到原种培养基上,进行扩大繁殖育种即为原种,原种一般采用广口瓶或袋装。

1.培养基配方 配方一 木屑麸皮培养基 阔树木 78% 麸皮 20% 糖 1% 石膏粉 1% 水 65%

配方二 棉籽壳木屑培养基 棉籽壳 80% 木屑15% 糖 1% 麸皮 5% 过磷酸钙 3% 石膏粉 1%

2.拌料与装袋 选用新鲜无霉变原料,根据生产所需的数量,计算配料总量,将麸皮、石膏粉均匀的混合在培养料里,糖和过磷酸钙溶于水后,按上述干料量加入水,比例为1:1、3拌匀,培养料含水量60%为宜,含水量以手紧握培养料指缝间有水欲滴为宜。堆闷30分钟后,装瓶(袋)。用机械或人工装袋稍加压实,在袋口外套入塑料环,形成象瓶子一样,然后在袋口内塞松紧适宜棉塞、或用牛皮纸包扎好。

3.灭菌 原种灭菌方法有两种,高压灭菌和常压灭菌。高压灭菌又称加压蒸气灭菌,灭菌原理:在高温(121℃以上)、高压(1.1公斤/CO)条件下灭菌2~3小时,将芽孢在内的微生物全部杀死。常压灭菌称流通蒸气灭菌,由于灭菌设备、条件和基本因素的不同,温度变动在90~103℃之间,其热力、穿透力不强,在一定温度下维持足够时间达到灭菌目的,通常在100℃下维持10~12小时。

4.接种与培养 不论用接种箱或接种室接种,在接种前,需对接种箱或接种室用0、2%的来苏水或漂白粉进行消毒处理,然后将灭菌过的料瓶(袋)放在箱内,用烟雾剂密闭薰蒸消毒。接种室消毒,一间房需点燃3盒50克规格烟雾剂;接种箱消毒每次仅用重量为4克,一支母种试管可接4―6瓶(袋)原种。将接种后的菌种瓶(袋)放入发菌室培养。培养室温度22~26℃,相对湿度70%以下,发菌期间应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原种从接种到菌丝长满瓶(袋)需30―40天。

(三)栽培种制备 原种进一步扩繁,即为栽培种。栽培种一般采用塑料袋制备,用无棉盖体封口。一瓶原种可接50-60瓶(袋)栽培种。栽培种培养基配方及拌料、装袋、灭菌、接种、发菌管理与原种相同。

首先需要掌握食用菌菌种的生产技术。可以引进母种。也可以自己通过组织分离,孢子分离等方式选育驯化优良品种。得到纯菌种后,再通过转接试管扩大母种。母种长好后,转接原种,原种长好后再转接栽培种。有的品种需要使用原种直接进行栽培。例如杏鲍菇,白灵菇,金针菇等。有的需要转接栽培种进行栽培。例如平菇,鸡腿菇,姬菇等。

蘑菇

顶一下
(0)
0%
踩一下
(0)
0%